Search

工作裡的誠信議題,除了「收受禮物」與「公私分明」這類的判斷之外,還會出現在哪些領域裡呢?對於主管與員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工作裡的誠信議題,除了「收受禮物」與「公私分明」這類的判斷之外,還會出現在哪些領域裡呢?對於主管與員工,會有不同的考量標準嗎?

《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》書中提到,工作中的倫理與誠信議題,會出現在以下的情境裡:

-濫用公司資源、財產,或不正確的核銷費用
- 利益衝突
- 濫用客戶資料
- 性騷擾或攻擊
- 賄賂或收受不當禮物
- 營業秘密和保密資訊揭露
- 詐欺
- 社群媒體的運用
- 感情糾紛
- 酒精或藥物問題

這些議題出現的場景會非常多樣,像是:

- 把提供給員工但大家沒吃完的餐點整批帶回家可以嗎?
- 把設計案發給太太的表妹可以嗎?
- 用管理帳號登入客戶的後台查看其使用情形可以嗎?
- 鍥而不捨一直約隔壁部門的正妹同事去吃飯可以嗎?
- 尾牙時暗示供應商贊助抽獎禮物可以嗎?
- 把和業界朋友輕鬆閒聊餐敘的費用報帳可以嗎?
- 在社群討論區匿名批評公司制度可以嗎?
- 和自己的部屬發展戀情可以嗎?
- 定期在部門舉辦喝到掛party可以嗎?…

還有更多更多的情境,或許有些會讓你心裡想「咦?這樣可以嗎?」(也可能你的反應會是「可以呀!當然可以!」)

這些情境,有些有明確的相關法令,有些則沒有法令規範。但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標準,以及就算有法律規範,也還是要面對切實執法的難度。所以並不只是「有沒有違法」的考量而已。

《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》認為,制定明確且符合企業自身價值觀的倫理守則只是開始,接下來就要發展出可行的流程,包括溝通宣導、解答疑問、以案例進行討論、舉報、調查、做出適切處理等。

也許有些人會覺得「設倫理守則太制式、僵化了,應該每次就個案判斷」,他們可能會舉出一些特例,像是:「公司不能規定不准收禮呀,我們在日本有分公司,日本的商界很重視禮數,有些合作夥伴會覺得我們不收禮物是對他們的輕視。」作者認為,這種思考方式有點是把特例當常態思考,就像「不能設交通速限呀,當我們需要送病患到醫院時必須能開多快就開多快」,這並不是好的方式。

在不尋常的情況下規則可以討論是否該有例外,但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,仍然需要有標準與規則。

#老查輕鬆讀
#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出租大叔 數位轉型顧問 我是老查 Youtube頻道 說書人 老查商業好書簡報 主理人
View all posts